泛爱众,而亲仁。

【原文】
 
泛①爱②众③,而④亲⑤仁⑥。
 
【注释】
 
①泛:指程度上的普遍,即广泛。
②爱:关爱、仁爱。
③众:许多人。
④而:用作文言虚词,表并列。
⑤亲:作动词使用,意思是亲近。
⑥仁:用作名词,指的是仁厚有德的人。
 
【白话翻译】
 
要广泛施予关爱之心,多关怀众人,多亲近厚德仁义之人。
 
【解释】
 
如果说“首孝悌,次谨信”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的话,那“泛爱众,而亲仁”应该算是《弟子规》的行动纲领了。《弟子规》追求孝悌谨信,要求弟子以宽广博大的仁爱之心关怀众人,以见贤思齐的自省精神亲近仁人。
 
《弟子规》推崇的“仁”,源于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孔子说:“仁者,爱人。”基于这个定义式的解读,孔子通过回答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张等人的“问仁”,全方位地解读了“仁”的丰富内涵。“仁”是“克己复礼”,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所谓“五者”,指的是恭、宽、信、敏、惠,即恭敬、宽和、诚信、智敏、仁惠。
 
孔子进一步指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恭敬待人不易招受侮辱,宽和待人易获众人爱戴,诚信能被予以大任,智敏能建丰功伟业,而广施仁惠则足能驱使他人为己所用。孔子说秉持这“五者”行走世间就是“仁”。
 
这一条关于“仁”的理念对修身、治国都大有裨益,哪怕放在现代也颇具现实借鉴意义,这其实也正是儒家思想能永葆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读】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孝经·天子章》中有一句拙朴无华却饱含哲思的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意思是关爱自己父母的人不敢跟他人交恶,敬重自己亲人的人不敢怠慢他人。
 
我们不难想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与他人交恶,自己的父母可能会受到牵连,怠慢他人则自己的亲人可能同样会被慢待。这其实也正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
 
作为统率中国封建社会思想体系千百年的儒家思想,它倡导的“仁”与萨特“他人即地狱”的观点迥然不同,“仁”强调人与人、人与国、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并认为“仁人志士”往往能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结合、高度统一。如《论语》“雍也”篇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也协助他人做出一番成就,自己想要济世显达也提携他人济世显达,既成就自己也助力他人,这就是“仁”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据说,商汤就是这么一位仁人义士,他劝诫猎人们在捕猎时布网设陷只封死三面,留一条生路给猎物,后来人们称这样的陷阱为“仁人网”,这显然正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
 
清朝康熙年间,在京城做官的张英收到了安徽桐城老家寄来的家书,说是家里与邻居叶氏因为宅院界线的事争吵不休,于是请在京城做尚书的张英主持公道。张英看完信后,当即给家人回复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到回信中的诗后,深感羞愧,立即叫人拆了自己宅院的外墙,让出了三尺的墙界。而邻居叶氏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大为感动,立刻请人也拆了外墙,同样让出了三尺的墙界。于是两家之间有了六尺宽的巷道,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这种守望相助、共建和谐的状态就是“仁”的完美体现。
 
有时候,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难以实现和谐统一,面对这样的选择题,“仁”往往鼓励人们牺牲自我价值来成就社会价值,这一点从《论语》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中不难看出。历史上为此献身的“仁人义士”不少,从刺杀赵襄子的豫让,到以身殉国的文天祥,他们无一不是用生命的悲歌演绎了响彻千古的绝唱。
 
文天祥在战败被俘后,多次拒绝元朝的招降,并最终为心中的仁义志节从容赴死。他在绝笔诗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首诗道出了无数“仁人义士”愿意为之赴死的“仁”之热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