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弟子规》将诵读经典与习字、治学、修身融于一体,教导人们勤学诵读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原文】
 
心有疑,随①札记②。就人问③,求④确义⑤。
 
【注释】
 
①随:随即、立即。
②札记:笔记,读书时记录的重点或心得。
③就人问:找人问,向人请教。就,靠近。
④求:找寻、设法得到。
⑤确义:真正的意义。
 
【白话翻译】
 
在求学的过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随时记到笔记上,一有机会,马上向别人请教,弄懂真正的意义。
 
【解释】
 
这里是讲,我们读书的时候,遇见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懂得向别人请教。如果我们的身边暂时没有可以请教的人,那么一定要用本子记下来,等到以后方便的时候,一定要把确切的意思弄明白。我们不要害怕向别人请教,即使是学识再渊博的人,都会有不明白的问题,所以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向别人请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不会的东西就应该不耻下问。我们不必把向别人问问题当作一种耻辱,而应该养成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小就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只要是能够给我们帮助的人,不管他的年龄、地位如何,他们都是我们的老师。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是学习态度同时也是生活态度,我们不会的知识,就好好去学习;我们不懂的问题,就好好地去询问。我们还要把学会的点滴都记在本子上,记在我们的心里,最后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解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与问相互结合的过程,不懂就要及时去问,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学习的效率,也才能保证我们所学知识的准确性。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懂得谦虚的,懂得在学习的道路上尽量让自己少走弯路,遇到不会的知识去询问别人,可能会比我们自己孜孜以求的效果好很多。一个人的见识必然是有限的,有时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某种误区当中,这就需要别人为我们指点迷津。“就人问,求确义”,古人告诉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要精益求精,做学问一定要把知识学习得透彻。
 
我国古代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经济家贾逵,天资聪慧,但是不幸的是,贾逵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世了,养家的任务落在了贾逵的母亲身上,所以贾逵的母亲并没有时间关注他的学习,但是贾逵有一个非常贤惠的姐姐。
 
贾逵的姐姐经常给他讲一些古人热爱学习、刻苦求学的故事,贾逵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安安静静地听完,但是姐姐并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可以给贾逵讲。有一天带着贾逵玩耍的时候,姐姐忽然听见了学堂里的老先生也在给自己的学生们讲故事。从那天开始,贾逵的姐姐就每天都偷偷地带着贾逵到学堂的外面听老先生讲故事。贾逵每次都听得非常认真,不吵不闹,听得非常投入。后来,每到老先生上课的时间,贾逵都来坚持听课。
 
下雨天,他就站在雨里听课,下雪天,他也不怕严寒,有时候冻得手脚全都麻了,他也没有放弃听课。姐姐非常心疼他,总是劝他回家,但是贾逵却不同意。就这样,贾逵听了几年的课,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贾逵学习非常刻苦,读过很多名著,对于很多名篇,比如《左传》《四书》《五经》等,他已经背诵得非常熟练了。贾逵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了,以至于他根本没有钱买纸和笔,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好文章,或是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语句,贾逵就会借来笔墨,把它们写在一些竹子和木片上。虽然家里的条件艰苦,但贾逵还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他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世间的奇才。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贾逵那样“就人问,求确义”,千万不能想着走捷径,想着自己可以少学一点儿。我们要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每个人的学习都是在提高自身的技艺和修养,所以学习知识的时候要踏踏实实。学识这种东西,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会体现在我们为人处世上,体现在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上,所以我们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