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原文】
 
扬①人恶②,即是恶。疾之甚③,祸④且作⑤。
 
【注释】
 
①扬:宣扬的意思。
②恶:过失或缺点。
③甚:过分。
④祸:祸患。
⑤作:产生,兴起。
 
【白话翻译】
 
我们宣扬别人的缺点和短处,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我们对别人的批评过分多了,还会给自己招惹来灾祸。
 
【解释】
 
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哪怕是对待恶人,如果你对他不恭敬,可能会被反咬一口,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结果,所以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言语上要宽容。
 
当别人有做得好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小地方,都可以去赞美他,因为这样别人会明白我们想要与他交好的诚意,会明白我们是真的想要与人为善。
 
古人讲:“口为祸福之门。”我们说话的语气、对待别人的态度,决定了别人是怎么对待我们的。一个人习惯宣扬别人的不好的事情,习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相反,如果能够多多赞美别人,和别人关系融洽,别人自然愿意和我们相处。
 
【解读】
 
扬善隐恶,智慧处世
 
聪明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能够更多地关注他人的善行,并对其所做下的善行大加赞美,而不关注那些曾因一时糊涂而犯下的小过错。这是正确的处世之道。然而,如果不分场合地去揭露别人曾做过的错事,最终的下场会非常悲惨。
 
汉朝时,有一位名叫灌夫的武将,他骁勇善战,嫉恶如仇。如果在战场之上,能够嫉恶如仇自然是好事,但他却偏偏不懂得为官之道与处世之道,说话不分场合,常常为了解心头之恨说出得罪人的话而不自知。
 
有一次,在丞相的婚宴上,灌夫和丞相发生了争吵。灌夫非常生气,竟然在宾客全部在场的情况下,将丞相曾经做过的坏事都说了出来。丞相自然怒不可遏,在场的宾客也都面面相觑,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于是纷纷告辞。这场本应该开开心心的婚宴,结果不欢而散。
 
要知道,丞相身为皇上的舅父,且又位居高位,岂会就这样忍气吞声,咽下这口恶气?于是,后来他找到了一些关于灌夫的过错,将灌夫处死了。
 
灌夫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下场,就是因为他不懂得“隐恶”的道理,说话不顾及场合,没有给比自己位高权重的人留面子,到处宣扬别人的恶行,自然会得罪人。这件事情提醒世人,做事不能像灌夫一样,完全不顾后果,只顾自己一时畅快而说出伤害他人的话。所谓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与灌夫一样,落得惨死下场的还有幼时曾与朱元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听说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那个人找到了朱元璋,想要凭借小时候的感情,谋得一官半职,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他却在见到朱元璋之后,公然在百官众臣在场的情况下,说起小时候曾和朱元璋一起割草,偷别人家蚕豆,在豆子还没有煮熟的时候就先抢着吃,最后还把罐子打破,蚕豆洒了一地,朱元璋还捡起来吃的事情。
 
这无疑是让朱元璋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的糗事,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被别人这样说自己曾经做下的糗事也定然不会开心,更何况如今的他是一位皇帝,岂会容忍别人不给自己面子,公开揭露自己的恶行?所以,这个不会说话,只知道宣扬别人“恶行”的人,落得被杀头的下场,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不得罪人,就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说别人曾经犯下的过错,这样不仅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会伤害对方的面子,从而得罪对方。相反,此时能够多多宣扬别人曾做过的善行,则会获得别人的另眼相待。
 
聪明之人都知道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哪些事情可以说、哪些事情不可以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最好什么都不要说,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不错的选择。否则,说错了话,得罪了人,后果不堪设想。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