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弟子规》将诵读经典与习字、治学、修身融于一体,教导人们勤学诵读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原文】
 
凡①是人,皆②须爱。天同覆③,地同载④。
 
【注释】
 
①凡:凡是。
②皆:都。
③覆:遮盖。
④载:承受。
 
【白话翻译】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亲相爱,就好像天无私地覆盖着一切,大地承载培育万物一般。
 
【解释】
 
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助的手,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对社会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无援的,我们的生存总是需要别人的帮助和配合,人类的生存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
 
人类,都需要相亲相爱,相互帮助,这种关爱不分族群、肤色、宗教信仰,每个人其实都是天地所生,我们要参透生命的真谛,然后用这些想法指导自己做人做事,所有的人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以我们要互相关爱。
 
【解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外表并不重要,一个人的内在才是重要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德才的人。然而,即使是圣贤如孔子,也曾犯过错,竟然以貌取人。
 
众所周知,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而这其中有一个名叫子羽的,这个人长相难看,其貌不扬,在第一次拜见孔子的时候,并没有给孔子留下好印象。孔子认为这个人容貌愚钝,言行笨拙,想来这个学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
 
和这个子羽形成鲜明对比的人名叫宰我。他不但容貌俊秀,相貌堂堂,而且对人彬彬有礼,能言善道,给孔子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孔子认为他将来定然是一个可造之材,会对国家有所贡献。
 
然而事实却和孔子所料想的恰好相反。这位被孔子认为其貌不扬、没什么出息的子羽,不但对学问十分感兴趣,而且喜欢思考,对于各种学问都能够认真钻研,最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著名的学者。他还有很多的弟子,众多年轻人都拜在了他的门下,向他虚心求教。
 
反观那位曾被孔子认为是未来的栋梁之材的宰我,却总是十分懒惰,不认真学习,对于学问从来都是敷衍了事。即使孔子对他悉心教导,他也总是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学问,学习成绩一直毫无起色,对于孔子的再三教导更是无动于衷。最后孔子只能气得扔下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便拂袖而去。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以貌取人,让孔子深悔不已,他曾感叹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意思是,如果通过容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那么就会像面对子羽的时候,因为其貌不扬,而对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以一个人的谈吐来衡量他的才华,那么又会像对宰我一样,产生错误的判断。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人生活在世上,不能以貌取人,而是应该通过相处,对其做出准确认真的了解后再做出判断,这样才公平、公正。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