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原文】
 
父母教①,须②敬③听④。父母责⑤,须顺⑥承⑦。
 
【注释】
 
①教:作动词使用,意思是教导、教育。
②须:应该、应当。
③敬:恭敬。
④听:聆听、听从。
⑤责:叱责、责罚。
⑥顺:听从、顺从。
⑦承:接受、侍奉。
 
【白话翻译】
 
父母的教诲应当恭敬地听从,父母的责备应该顺从地承受。
 
【解释】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针对如何尊敬父母所提出的更为具体的要求。它指出:父母教育孩子,孩子要恭敬地听从;父母责骂孩子,孩子要顺从地承受。
 
从某一个层面上来说,这种说法确实符合尊敬父母的要求,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体系中孝悌文化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将其直接应用到当下的现实家庭之中却并不恰当。
 
据科学研究显示,婴儿自九个月开始就能够区分出高兴、悲伤、生气等不同表情所代表的情绪。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拥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作为父母,不应该强制地要求孩子必须如《弟子规》中所说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并不符合社会实际,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要孝顺,但不能愚孝;父母要教导,但不应强制。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父母一定要多与孩子讲道理,少对孩子用暴力,同时还要注意多以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至于孩子,则要学会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多尊重父母的想法。这样父母慈爱,孩子孝顺,上慈下孝,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
 
【解读】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是出自于《孔子家语》里的一句话,意思是父母小小的责骂捶打,孩子应该承受,但大的棍棒杖罚则应该躲逃。这是面对父母责打时应有的态度。小捶打承受,是对父母的尊敬;大杖罚逃走,同样是出于对父母的爱护。这句话背后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据说,曾子是有名的孝子。有一次,曾子在跟随父亲耕种瓜苗的时候,不小心把瓜苗的根给弄断了。曾子的父亲非常生气,当场拿起木棍,狠狠地打在曾子的背上。曾子默默地趴伏在地上,最后被打得昏迷了过去,好久才慢慢苏醒过来。
 
曾子苏醒以后,第一时间先问了自己父亲的情况,他担心父亲因为急火攻心杖打他而身体受到损害。在得知父亲没事之后,他立即起身弹琴唱歌,想让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身体没事,以让他安心。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对他的学生说:“如果曾子前来拜访,你们要拦着他,别让他进来。”
 
后来,曾子去拜访孔子的时候,他的学生果然将其拦在门外。曾子于是请人去询问孔子不让自己进门的原因。孔子对前来询问的人讲了一个典故,并让他转告给曾子。
 
孔子说,华夏民族的先祖舜,他的父亲是瞽叟——一个眼盲的人。舜出生后母亲就死了,瞽叟又娶了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成了舜的后母。后来,他的后母又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舜同父异母的弟弟象。自从象出生后,瞽叟、后母及象都对舜很不好,瞽叟甚至经常拿着棍棒杖责舜。长久下来,如果只是小小的杖责,舜一般都不会躲逃,但假如瞽叟打得非常重,那舜就会逃走,然后等他的父亲消气了以后再回来,一家人还是照常相处。
 
孔子批评曾子说,面对父亲气头上的愤怒暴打,曾子不逃跑,而是直接承受,那假如曾子最后因此而丧命的话,就会让他的父亲背上不慈不义的骂名,这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不孝吗?
 
那个人将孔子的话转告给了曾子,曾子听后茅塞顿开。此后,曾子也效仿舜的做法,要是父母只是小小的杖打,那曾子就顺从地承受;假如父母非常愤怒,下手忘记了轻重,那曾子就躲藏逃跑。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孔子是反对愚孝的。
 
“父母责,须顺承”固然有道理,但显然作为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提倡愚孝。孔子不认同曾子无论轻重都默默承受父母责难的做法,可见,在孔子的眼中,“孝”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所以,父母的教诲与责罚,儿女要尊重、听从,但也不能墨守成规地愚孝。
 
曾子曾经这样评说过“孝”的三层境界: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意思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侮辱父母,再次是奉养父母。也就是说,奉养父母是“孝”的最低要求,而打心底里尊敬父母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