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原文】
 
果①仁者,人多畏。言不讳②,色不媚③。
 
【注释】
 
①果:真正的。
②讳:把事情隐蔽而不敢宣布。
③媚:谄媚,用甜言蜜语讨好。
 
【白话翻译】
 
对那些真正道德高尚的人,人们会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们、敬畏他们;他们总是直言不讳,也不会用谄媚的神色去讨好别人。
 
【解释】
 
道德高尚的人,往往无欲无求,不与别人争高下。他们从来不会想去巴结别人,他们说话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别人的立场,从社会的立场出发,而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次要位置。
 
古人讲:“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对我们有益处的话,有些时候或许并不是很好听。所以有些时候,那些道德高尚的人说的话可能我们并不爱听,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己,想要自己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就必须要接近那些仁者,让他们感染自己,向他们学习。最后哪怕我们没有成为和他们一样贤德的人,但自己也是有所提升的。
 
为什么我们接近那些仁者自己也会提高?因为他们“言不讳,色不媚”,他们总是可以对我们的错误直言不讳,他们也不会因为我们位高权重或者拥有财富,而刻意地巴结我们。这样,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他们才敢直接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自然能有所提高。
 
【解读】
 
君子三变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接近后却和蔼可亲,可是听他说话又觉得非常严厉。”子夏的话可能是对君子最好的概括。意思是说,我们靠近君子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变化就像是三个季节:当我们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外表非常庄重,让我们感觉像是冬天一样,肃然起敬;当我们接近他们的时候,却发现和他们相处起来,像春天一样的温暖,他们非常好相处,很有亲和力,让人心生暖意;但是他们有时候又会像秋天一样严厉,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原则,并且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君子总是“言不讳,色不媚”,这一点非常让人敬畏和敬重,他们的内心总是想着别人、想着天下,而不是总是想着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得与失,他们愿意以天下为己任。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谦谦君子,例如晋朝时候的何充。晋朝时候的将军王敦有一个叫王含的哥哥,王含当时也在担任郡守一职,他在其职,却不谋其位,不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但是王敦却总是当众夸奖自己的哥哥,说自己的哥哥做官清廉,非常尽职尽责,当地人都夸他。
 
当时何充也是王敦的手下,他却直言不讳地当着大家的面指出,自己听到当地百姓说王含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并劝说王敦要向自己的哥哥进言。何充的话让王敦下不来台,王敦非常生气。
 
其实,当时大家都知道王含的为人,但是都碍于王敦的面子,不敢直言。何充直言的结果就是被贬官,直到后来王敦的势力不行了,何充才不断地升官,最后官居宰相一职。
 
这样的例子,还有色不媚的陈公弼。北宋大文豪苏轼自称平生从不为人做传,但却破例为一位官不算太大的陈公弼先生做了传。能够让苏轼如此佩服的人,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苏轼总是担心陈公弼的事迹被逝去的历史湮没,所以他才要给陈公弼写传记:“他为人清正刚直,无甚私欲。个高还不到中等,又黑又瘦,目光如冰,一生从不献媚讨好他人,连王公贵人都非常怕他。他遇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必定挺身而出,从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祸福,必须达到目的才罢休。”
 
先前赵元昊没造反时,青州百姓赵禹上书朝廷,说赵元昊一定会反叛,但是当时的宰相并不相信赵禹的话,并且还将他流放了。后来,赵元昊果然造反了。赵禹上书为自己申冤,宰相为了避免自己受到牵连,就把赵禹关到了大牢里。陈公弼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在宰相的面前替赵禹说话,两个人争辩不已,后来皇上采纳了陈公弼的意见。
 
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敢和自己的上司直言不讳,因为大家都怕自己会因此被上司打压,最后造成自己的仕途不顺利。但是陈公弼却认为,做官要为百姓伸张正义,面对百姓的疾苦,如果做官的都不敢直言不讳,那百姓只能受苦了。如果陈公弼没有在宰相和皇帝面前直言不讳,那么赵禹不知道会被宰相关押到什么时候呢,做官就该像陈公弼这样,敢于直言。
 
从古至今,我国的仁义之士非常多,能为百姓伸张正义、能够舍生取义的人也很多,正是这些人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绵延不断地生存下去。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